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5月12-14日,安徽方圓組織公司員工前往延安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活動。旨在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老區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提高全員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
此次延安之行,主要開展了兩個方面的學習:一是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和資料以及現場講解,使大家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國共產黨1937年至1947年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艱苦歷程和光輝歷史。二是實地參觀革命舊址。參觀了楊家嶺、王家坪、棗園等革命舊址。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豐富的人物模型、滄桑的歷史圖片、生動具體的文字介紹,再現了革命延安的生產、生活、戰爭情況;看到了當時保衛延安用的步槍、干糧袋、背包等,還有當時為應對日軍及國民黨政府對延安的經濟封鎖,我黨開展生產自救使用的棉花紡車、農具等。大家佇立在大刀、長矛、土地雷和步炮前,追溯歷史足跡,仿佛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看到了當年的戰火硝煙,聽到了當年的戰火聲,感受到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情景以及革命先輩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事革命和生產的高昂革命斗志。
回顧黨中央在延安和陜北戰斗的歷程,是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中國革命力量由弱到強、中國革命事業由挫折走向勝利的十三年。為期3天的參觀學習,大家收獲頗深:
(一) 要認真學習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黨艱苦奮斗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及實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傳家寶,而且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延安時期,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并取得了勝利,奠定了新中國的堅固基石。黨在延安鑄造的抗大精神、南泥灣精神、白求恩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形和體現,也是我們現在所需的精神食糧。
(二)要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加強學習,努力工作。延安時期共產黨人面臨的困難很多,不僅要面對艱難的形勢、困難的生活,同時還要在黨的事業與家庭、親人甚至生命之間進行抉擇。正是因為共產黨人懷揣著實現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堅定信念、前赴后繼,不計個人得失,在困難的環境下,依然義無反顧,投身于國家和人民的解放事業中。在今天這樣優越的環境中,我們更應該堅持和發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業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踐之于行。以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和高昂飽滿的熱情投入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